睡前看到 新竹爆料公社 社友提問的留言串,忍不住又讓我手癢起來!
因為這陣子完成了漫長的:
1.台電防災韌性,高壓電纜降埋下地工程,這是為了區域用電穩定跟安全,由行政院直接補助台電進行的工程,未來客雅、南勢、虎林等區域居民就不會為了常發生架空設備損壞造成的停電而辛苦了。
2.延平路一段兩旁住宅工地台電、自來水、瓦斯等民生管線接管,工地要接臨時水電,未來請領使用執照要交屋入住前,還得完成瓦斯、電信、寬頻、污水管佈線。
3.延平路此段工程多:公道三、安置基地住宅、成功路口米粉寮公園等工程,許多重型車輛壓損柏油路面。
大家發現這陣子延平路一段都不是完整的道路,而是一塊一塊的假修復,原因如上。
假修復像狗皮膏藥,無法讓人感覺道路平整,因此市府在核發「埋設管線挖掘道路許可(慣稱路證)」時,2016年修改的自治條例要求挖掘單位必須至少以車道線為準,進行路面復原。若有複數單位進行挖掘,就必須協調施工時間及何單位復原,高度整合銜接!確定完成後,儘速進行修復。
我簡述自治條例未完成前的狀況讓大家比較,那時候各管線單位只要想挖馬路,傳真一張路證申請到市府公務處即可,房屋起造人要申請民生接管,今天缺電就申請接電挖路,半年後想到缺瓦斯才申請街瓦斯管,再挖一次,毫無整合管理。自治條例未要求管線單位復原,市府在路平預算又編列不足,造成的結果就是大家詬病的,天天在挖路,路有夠爛。
至於現在,在我剛剛說的高度整合之下,我們都可以在新竹市路平主題網:https://pipe.hccg.gov.tw/
當中的「即時施工資訊」中,查到「為何挖路」。
回答您的問題,今天不是挖路,今天是台電包商在進行道路修復的鋪路,今天我出門時也感覺不便,也有致電市府路權及交通單位,務必請包商加強調派人力疏導。
好消息是,很快,我們就會有一條平整的延平路一段可以使用。
當社會決定要把管線往地下埋設時,挖路就變成難以避免,公道三新闢工程中,把共同管溝加入,可以大幅減少挖路次數,雖然所費不貲,這是新竹市首次,還是讓人很興奮。
無論我是在市府任職,或在議會監督建議,新竹市路平可以走到這一步,我跟市府工務處及各管線單位都費盡心思,努力協調折衝, 林智堅 初次參選市長時,提出「路不平,我擺平」政見,也得到了具體實現,若感受得到「路真的變平了」,希望大家多給點鼓勵。
至於那些「油水」、「多挖多賺」等言論,姑且不論有沒有深入了解「路平」的內涵,發表者一定沒有看過在寒流中,泡在路面坑洞的冰水裡數個小時,修復破損自來水管,好讓大家儘快有水可用,或者施工時被失去耐性的行人破口大罵,默默移開三角錐的工班交管大哥大姐們,這樣的場景。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eeZhubei/permalink/2904815476405679/